一、课程主要内容
本次教学设计教学时长为90分钟。课程设计题目为“博物馆建筑设计”,以“设计中期汇报”为例,将“一二三四五”课程思政教学充分融入到教学组织中。课堂时长为90分钟,主要包括:课程导入、教师讲解、学生汇报、现场提问、案例融入和课程总结六个部分。学生按照分组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汇报,汇报内容包括场地和总图设计、建筑功能设计、建筑造型设计、建筑技术设备和建筑造价估算五个方面。
二、教学目标
    学生以PPT文件进行汇报建筑设计中期阶段性成果,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,培养学生“以人为本”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,通过建筑设计增强学生文化自信,使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建筑师。
三、重点、难点
    重点是学生对“一二三四五”方案分析框架的理解和掌握。难点是学生对该体系的灵活应用。
四、课程设计总体思路
课程安排有六大环节:课程导入、教师讲解、学生汇报、现场提问、案例融入、课程总结。
(1)课程导入:时长5分钟,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分析,简单总结上次课内容,结合课程思政对中期汇报要求做导入。
(2)教师讲解:时长10分钟,教师依照“一”个出发点(以人为本),“两”个建筑特征(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),“三”种设计意识(法律法规意识、设计创新意识、文化融合意识),“四”种必备精神(集体主义精神、务实肯干精神、大国工匠精神、无私奉献精神),“五”种具体表现(建筑环境协调、建筑功能合理、建筑造型美观、建筑技术先进、建筑造价适宜),向学生讲解中期汇报的相关要求。
(3)学生汇报:学生根据预先约定的汇报时限进行汇报,一般每组不超过10分钟。在汇报过程中,将建筑方案与“一二三四五”的方案分析框架进行一一对应,并阐述其内涵。其他学生也需要认真做笔记,待汇报学生完成后对其可进行问题提问和探讨。
(4)现场提问: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内容进行现场提问,一般时长不超过3分钟。重点提问的问题有:如何体现“五”种具体表现等。如果有其他学生有疑问,也可进行现场互动。
(5)案例融入。教师在每学生汇报结束后,可统一对汇报过程的问题进行概括讲解,并融入教学案例,帮助学生增强对方案分析框架的理解和掌握。
(6)课程总结。此部分时长约5分钟,教师针对整个课程环节的内容做概括总结,并布置学生下次课的任务。

图1 教学实施过程图
1. 教学实施具体内容
表1 教学实施流程表
 
  
   教学环节  | 
   教学内容  | 
   教学目标  | 
   教学方法  | 
   教学时长  | 
  
  
   课前学习  | 
   作业:中期汇报PPT自学“一二三四五”方案分析框架  | 
   学习建筑设计与思政融合内容。  | 
   项目式教学  | 
   课前完成  | 
  
  
   课程导入  | 
   回顾上节课知识要点,明确本次课学习内容、目标。  | 
   承上启下,体现整体教学的连贯性。  | 
   课堂讲解  | 
   5分钟  | 
  
  
   教师讲解  | 
   “一二三四五”方案分析框架  | 
   思专融合  | 
   课堂讲解  | 
   10分钟  | 
  
  
   学生汇报  | 
   建筑环境、建筑场地、设计理念、各层平面图、造型表达等  | 
   结合建筑设计表现,一一对应“一二三四五”分析框架内容。  | 
   翻转课堂、PPT汇报展示  | 
   50分钟  | 
  
  
   现场提问  | 
   针对汇报学生的具体内容进行提问  | 
   强调重点  | 
   课堂讨论  | 
   15分钟  | 
  
  
   案例融入  | 
  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案例融入  | 
   理论结合实际,解决难点  | 
   案例教学法  | 
   5分钟  | 
  
  
   课程总结  | 
   总结学生在中期汇报阶段遇到的问题  | 
   促进学生提高  | 
   课堂讲解  | 
   5分钟  | 
  
 

图2 教学目标达成路径
6、教学实施照片

1 教师讲解“一二三四五”方案分析框架内涵与应用

照片2 学生结合分析框架分组汇报

照片3 教师参与学生分组讨论并提问

照片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框架的应用

照片5 总结学习内容并强调思专融合的重要性